登录
首页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讨论绝缘材料导电的问题

点击:1386 回复:10

绝缘材料,正常情况下表现的是绝缘性,不会导电,对于专门用作电气绝缘的材料(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环氧树脂、陶瓷等),还会专门要求耐压试验(工频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以期考验其绝缘性能。
在进行耐压试验,或者正常使用时,绝缘材料都会时不时发生绝缘击穿的情况。
究其原因,可能是设计的绝缘强度不够,制造时有瑕疵,材料有缺陷,安装不规范,绝缘材料老化等等。
本帖着重讨论一个问题,即设计、制造达标的产品,在试验或者运行时,出现绝缘材料击穿的原因。
一般解释是,外加电压超过了绝缘材料的耐受绝缘强度,所以发生了绝缘击穿。
问题来了,设计、制造达标的产品,从理论上讲,试验合格率应该是100%,为什么实际试验时还有很少一部分会在耐压试验时击穿?一般解释是,生产时偶尔的偏差,导致极少部分绝缘强度不够。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
第二个问题,设计、制造、试验(包含厂家试验和供电部门验收试验)均合格的产品,为什么在长期运行后,会有一小部分出现绝缘击穿?一般解释是,绝缘材料的老化导致了绝缘强度的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承受不了运行电压导致绝缘材料被击穿。解释我同意,但是不理解,我想引出和讨论的问题是,绝缘材料从不导电到导电,究竟是老化的什么,使绝缘性能下降?
猜测1:长期带电运行,使绝缘材料中起绝缘功能的部分发生了老化、分解?
猜测2:长期带电运行,使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由空间网状的稳定结构,分解为链状不稳定结构?
猜测3:长期带电运行,使绝缘材料中的一部分分子发生了极化,由非极性分子,变成了极性分子,因此导电?
搞明白了绝缘材料从稳定绝缘,到部分导电的原因,就可以想办法去改进、改善老化的情况,希望论坛的前辈们不吝赐教,多多参与讨论!
20-03-05 12:47
绝缘和现场使用环境关系也很大,上图是以前客户哪遇见的,设备之前正常运行,后续停了一段时间,再次送电断路器上口放电短路,
幸亏无人员伤亡,现场电气人员绝缘防护未完全做好,断路器接口处绝缘隔板未装(理想环境不装是符合设计标准的),但现场配电室
有轻微粉尘,客户现场操作人员不怎么上心,结果送电就炸了。。。
20-03-05 15:58
附件 11.jpg
20-03-05 15:59
这个是母排没有做绝缘处理,规矩是母排应该做绝缘处理,最起码应该做防护处理
20-03-05 16:02
是的防护做的不好,上口热缩套有点短,下口没有;假如再装个隔板就更保险了。
20-03-05 16:21
绝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定义,绝缘强度降低,基本是用于绝缘的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发生质变。粉尘环境是比较容易发生爆炸的,具体可以参考复工前的培训视频(安马云课堂)
20-03-05 21:12
2楼所示图,之前正常运行、现场有轻微粉尘、后停了一段时间,可能是受潮而使绝缘性降低了。
20-03-07 05:53
这粉尘难免断路了
20-03-08 08:55
有朋友对深层次的原理感兴趣吗?讨论回复的我不知道咋回答呀!表情
20-03-09 19:06
绝缘这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可控的,随着时间变长,温度,湿度,环境的变化,会生产变化。尤其是室外的。
20-03-11 08:13

上一页下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