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变频器论坛
变频器论坛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各位高手讨论一下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各自的优劣
点击:14944 回复:11
楼主
编辑
引用
管理
wsj7511
最近看过一篇上海大学陈伯时教授的论文,粗略的讲了讲两者的特点。我个人是很想了解他们之间详尽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劣,因此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忘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04-12-16 08:53
1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wsj7511
还是我自己来抛砖引玉吧。
矢量控制是197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F.Blaschke提出来得,现在已经日趋完善。它主要是在转子磁链定向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上把定子电流分解为其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得到类似于直流电机的动态模型。而直接转矩控制则舍去了比较复杂的旋转坐标变换,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上构成转矩和定子磁链的反馈信号。
04-12-16 09:35
2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yanli7234
还是请任工回答吧,顶一下。
04-12-16 09:40
3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宝贝塌塌鼻
^_^,又来顶哦
04-12-16 09:45
4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kdrjl
楼主是不是能把陈老师的论文转贴在这里,先看看再说。
矢量控制使用过,有体会,直接转矩没用过,所以都是停留在文章的介绍上。有用过的吗?谈谈体会。据说没什么特点,在低速时,两者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所以从使用者的角度上看,谁的优劣并不突出。对于做变频器的,可能有感觉。
04-12-16 10:01
5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aaahui
我再加上一问,V/F、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能否分分类
04-12-16 10:11
6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wsj7511
陈老师的论文是在书上看到的,很长,且我没有扫描设备,无法给出。
在论文中,陈老师说到:
1,矢量控制的优点:选用高性能的DSP和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调速范围可以达到1:1000;动态性能也很好。
2,矢量控制的不足和解决方法:按转子磁链定向会受到电机参数(如转子电阻)变化的影响而失真,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调速性能。采用智能化的调节器可以克服这一缺点,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3,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
由于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双位砰-砰控制器, 它属于P控制,可以获得比pi控制更快的动态转矩响应。另外,按定子磁链控制,避免了转子参数变化的影响。
4,直接转矩控制的不足和解决办法:砰-砰控制引起转矩脉动,带积分环节的电压型磁链模型在低速时误差大,这都影响了系统的低速性能。解决方法是低速时采用电流型模型,可减小磁链误差,但又受转子参数变化影响,牺牲了鲁棒性好的特点。
陈老师的论文里就概述了这么多
04-12-16 10:16
7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wsj7511
以前看过很多论文,有这么一些观点:
1,DTC转矩响应比VC快,可以达到1~3ms,可以实现无速度传感器调速控制,在零速状态下可满负荷输出。而VC的转矩响应最快也要6ms左右,因此DTC要优于VC;
2,DTC变频器谐波大,效率低,需要输出滤波器等,而VC功率因数高,谐波小,接近于“绿色变频器“。
真是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04-12-16 10:56
8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JAMSWENDY
想了解一下ABB及西门子对DTC的简要描述吗:
ABB:
1)可以做到无编码器运行
2)非常好的转矩响应时间.
SIEMENS:
1)无编码器运行的调速精度0.1%-0.5%,对许多高精度运行的设备不够(要求0.01%).
2)太快的转矩响应时间对机械方面会产生损坏,如齿轮箱,联轴器.容易产生谐震
04-12-16 12:09
9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wsj7511
引用
JAMSWENDY
在 2004-12-16 12:09:00 发言
【内容省略】
哪儿看到的?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不是DTC的专利,而是DTC和VC的共同的内容。无速度传感器时,DTC的低速性能不是很好,往往要借助于VC来改善。我想ABB和西门子的上述说法都有些偏激吧?
04-12-16 12:23
上一页
下一页
工控新闻
霍尼韦尔发布AI辅助数字化套件 推动工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转型
霍尼韦尔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增长峰会 集全球智慧共筑本土创新
权威发布!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TOP10领先企业,值得收藏!
盛业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加码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图尔克灵活可靠 | 分布式控制的模块化生产线【一】
太超前!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中心”在上海启用
前五月工业品物流需求增势平稳 装备制造增长贡献率超五成
华北工控BIS-6675FT-B10:搭载飞腾D2000处理器,自主可控最佳选择!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