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微处理机与多微处理机结构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一般分为单微处理机和多微处理机两大类。早期的CNC和现在一些经济型CNC系统都采用单微处理机结构;随着数控系统功能的增加,机床切削速度的提高,为适应机床向高精度、高速度、智能化的发展,以及适应更高层次自动化(FMS和CIMS)的要求,多微处理机结构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单微处理机结构
这种结构只有一个微处理机,采用集中控制、分时方法处理数控的各个任务。有的CNC装置虽然有二个以上的微处理机,但其中只有一个微处理机能够控制系统总线,占有总线资源,而其它微处理机则为专用的智能部件,不能访问主存储器,它们组成主从结构,这类结构也属于单微处理机结构。
单微处理机结构的框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到,它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总线、外设、输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等部分组成,这一点与普通计算机系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输出各坐标轴的数据信息,在位置控制环节中经过转换、放大后,需去推动机床工作台或刀架(负载)的运动;更为重要的是由计算机输出位置信息后,运动部件应尽可能不滞后地到达指令要求的位置。
(二)多微处理机结构
多微处理机结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处理机来构成处理部件。各处理部件之间通过一组公用地址和数据总线进行连接,每个微处理机共享系统公用存储器或I/O接口,每个微处理机分担系统的一部分工作,从而将在单微处理机的CNC装置中顺序完成的工作转为多微处理机的并行、同时完成的工作,因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处理速度。
1.多微处理机CNC装置的结构分类
(1)共享存储器结构。多微处理机结构的框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4个微处理机,分别承担I/O、插补、伺服功能、零件程序编辑和CRT显示功能,适于2坐标轴的车床,3、4、5坐标轴的加工中心。该系统主要有4个子系统和1个公共数据存储器,每个子系统按照各自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如插补、轴控制、I/O等)。这种分布式处理机系统的子系统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都要同公共数据存储器通信。在公共数据存储器板上有优先级编码器,规定伺服功能微机级别最高,其次是插补微机、再次是I/O微机等。当2个以上的微机同时请求时,优先编码器决定先接受的请求,对该请求发出承认信号;相应的微机接到信号后,便把数据存到公共数据存储器的规定地址中,其它子系统则从该地址读取数据。
(2)共享总线结构。以系统总线为中心的多微处理机结构,称多微处理机共享总线结构。CNC装置中的各功能模块分为带有CPU的主模块和不带CPU的各种(RAM/ROM,I/O)从模块两大类。所有主、从模块都插在配有总线插座的机柜内,共享标准系统总线。系统总线的作用是把各个模块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按要求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各种预定的功能。只有主模块有权控制使用总线。由于某一时刻只能由1个主模块占有主线,因此必须有仲裁电路来裁决多个主模块同时请求使用系统总线的竞争。仲裁的目的是判别出各模块优先权的高低,而每个主模块的优先级别已按其担负任务的重要性被预先安排好。支持多微机系统的总线都有总线仲裁机构,通常有两种裁决的方式,即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