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六年首次下滑 曲道奎:期待“冬去春来”

2019-07-15 17:58 来源:IT时报 钱奕昀

“工业机器人的冬天来了吗?”在7月9日上海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总裁曲道奎发出这样的疑问。

工业机器人市场仿佛踩了一脚“刹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六年来首次同比下降;进入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持续下降,工业机器人行业利润总额增速持续放缓,1-5月呈现同比负增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总裁曲道奎

但这并不妨碍曲道奎对未来的市场充满信心,长期来看,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将持续放大,未来5-10年,机器人对人的替代率将达到30%,“虽然眼下我们遇到了一定的寒冷,但机器人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了。”

中国工业产业形势走低

本次高峰论坛上,曲道奎发布了《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信息发布&未来趋势发展》报告并指出:根据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与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初步统计结果注,2018年中国工业市场机器人销量为13.5万台,连续第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但经过五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市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降幅为3.75%。全球情况也不容乐观。从2009年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长率为28.9%,但2018年的38.4万台比2017年的38.1万台只增长了不到1%。

“中国工业机器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因此,中国市场的变化很大程度会影响全球市场。”曲道奎对此解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7月起,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下降,2019年3月增速开始由负转正。2019年1-5月,41个工业大类中,2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个行业减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宏观产业如此,细分行业呢?

2018年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前三的分别是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33.48%)、汽车制造业(23.76%)和金属加工业(15.79%),但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汽车制造业,降幅达25.4%。由于面临“国五国六”标准切换,消费者观望情绪蔓延,汽车市场相对萎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2019年1-4月汽车产量合计838.9万辆,同比下降11.0%,汽车销量合计834.9万辆,同比下降12.13%。

另一个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行业是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以手机制造业为例,根据国金证券研究创新中心、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数据,2019年1-5月,手机新增设备数同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整体市场持续低迷。

可见,无论是中国的工业产业,还是其中的汽车、3C行业,目前正处于低迷期,且未来调整尚需时日。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IFR2018年报告,虽然亚洲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下降了1%,但在美洲上涨了6%,在欧盟上涨了7%。曲道奎认为,这说明中国经济形势正处在调整阶段,国外制造业回流,外向出口产品受到重视。

国产品牌销量不降反升

另一个有趣现象是,从品牌占有率看,2018年国产品牌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占比为32.2%,比2017年上升了5.5%。国产品牌机器人销售43555台,同比增长16.2%;外资品牌机器人在华销售91908台,同比下降10.98%。

曲道奎说,这和品牌在应用行业的分配比例有关。如同一个大蛋糕,切为大小不等的几块,大蛋糕缩小了,切分比例上升了,小蛋糕可能比原来大。

目前国产机器人占比前三的行业,为塑化制品业(69.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6.72%)、金属加工业(49.43%)。2018年,塑化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分别增加了12.2%和11.9%,虽然国产品牌在这两个行业内的占比略有下降,但总销量上还是有所增加,这也直接导致国产品牌机器人总销量的不降反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资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汽车行业上,国产品牌2018年的销量上升了26.2%,增长点主要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在原本排名第四的电气电子行业,国产品牌销量也增长了0.2%。

2018年,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已涵盖47个行业大类,129个行业中类的广阔应用行业,助力销售保持相对稳定。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那么,工业机器人的冬天到底来了吗?曲道奎认为,不尽然。相反,他自信满满地表示,工业机器人的“春天”,来了。

从全球制造业的趋势与规律看,全球制造业正处在变革时代。如果说工业3.0时代强调的是效率、质量和成本,生产要素是“机器+人”,那么在互联、物联下的工业4.0时代,强调的是柔性、智能和资源。在新的制造模式下,生产要素将从“机器+人”变成“机器人”,对人力的劳动必然是“挤出效应”。

从生产要素看,机器人性能提升、机器人价格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数量下降,四个要素相互作用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必将进入爆发期。

从历史数据看,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第一个百万台,用了几十年;第二个百万台,用了6年;第三个百万台,只用了3年。机器人密度(替代率)也在增加,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97台/万人,换句话说,每百人中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0.97人,机器人替代率为0.97%。未来5-10年,机器人替代率将达到30%。这证明,机器人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政策优势也将放大,今年两会将“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开始取代“互联网+”,成为今后创新制造、发展壮大的新动能。

此外,机器人的应用天地更为广阔,正在逐渐从工业拓展到医疗、健康、国防、服务,机器人的平台作用愈来愈大(Robot+)/(智能+),平台的作用更将引领各“+行业”的飞速发展。

“现在,虽然我们遇到了一定的寒冷,但春天已经来了。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正在经历从机器人1.0向2.0转型的阵痛期,这期间,我们要苦练内功,创新发展,做大‘量’的同时,提升‘质’和‘智’。我们充分要利用市场的‘喘息期’,壮大自身实力。我相信,虽然眼下有一定的乌云,但未来的天是蓝的,中国机器人的春天正在等待着我们!”曲道奎对此充满信心。

注:本报告中的2018年数据为IFR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可能会微调,最终数据将在2019年9月发布。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