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机器人论坛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用工荒用工贵倒逼企业“机器换人”

点击:920 回复:10

多地近年面临“用工荒”和“用工贵”,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了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去年我国成购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用工荒”和“用工贵”的状况在多地凸显。在此压力下,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机器换人”。据了解,2013年,我国成为购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一些已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初尝技术红利的甜头。
  吉利集团各大工厂已经有300多台机器人在现场运转,还有200台即将进入现场调试。吉利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冯擎峰说,以杭州湾工厂为例,通过“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提高了31%。
  “‘机器换人’是迟早要做的,迟换不如早换,早换早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说:“我国现在处于经济低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交会期,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的问题,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成本上升过快”是制约企业发展首要问题!
  “用工荒”和“用工贵”日益成为东部沿海企业的困扰。浙江省不久前对千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成本上升过快”是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仍显落后
  “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长有目共睹,但产业发展仍显落后。”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朱世强说,“眼下国产机器人产业在关键零部件、标准的制定等多个方面和发达国家产品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德国、日本等国外品牌占据。机器人控制器、精密的检修仪器等关键产业零部件依赖进口,机器人领域的减速器由两家日本公司垄断;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等也无法国产化。
  企业界关心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建议,尽快制定工业机器人行业准入标准,以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也有利于突破核心技术和健全机器人产业链。
  专家指出,机器人产业需要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不同标准下的工作和服务,针对这一需求特点,除了批量化的企业,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细分市场如果策略得当,寻找到新的市场机会,推出合适产品有很多机会。
14-07-11 13:00
机器人工厂是未来的潮流,对工控人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让咱纯国产机器人的大军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修改:2014/7/11 13:44:21
14-07-11 13:41
维护难度比较高……
14-07-11 15:53
不用逼 也是大趋势
14-07-11 16:30
“用工荒”和“用工贵”,只是一方面
产品质量才是关键,就楼主说的吉利汽车已经说明机器自动化生产的好处。
人口红利不是现代化,回看60年代的“科学家谈21世纪”其中之一就是自动化生产。
14-07-11 17:31
一切的机械设备的应运而生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起主导作用的。
14-07-11 18:54
6楼
该帖内容不符合相关规定!
14-07-11 19:01
机器人取代人工是个趋势!
14-07-12 08:17
又一场解放人类的战斗开始了
14-07-12 10:11

引用 hhmmxx 在 2014/7/11 13:41:01 发言【内容省略】

以前听人说过,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是伺服,国内某机器人厂家想买欧洲某厂家的伺服,可是别人不卖给你,直接报了个天价。这种东西不是一两个厂家就可以鼓捣起来的,必须依托于整个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别看中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工业设备基础还是很薄弱。
14-07-12 18:10

上一页下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